魏杰老师简介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
	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
	1987年毕业后留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讲师特点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职,兼
	
		讲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职,兼任全国13个省市经济顾问、15家企业经济顾问、7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1993年在经济学界第一个提出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彻底分开的治理金融秩序建议。
	
		服务企业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职,兼任全国13个省市经济顾问、15家企业经济顾问、7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1993年在经济学界第一个提出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彻底分开的治理金融秩序建议。
	曾任: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系主任等职。
	现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
	兼任全国十三个省市的经济顾问
	十五家企业经济顾问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5家学会的副会长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79年起至今(截至2013年1月),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
	最近的研究方向为:
	企业制度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企业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内在结合及互动性,企业中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内在结合的产权制度体现,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约束性的体制表现等。
	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最近的著作为:
	《新经济与企业裂变》
	《中国企业的二次创业》
	《资本经营论纲》
	《现代产权制度辨析》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
	国务院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室主任等职
	兼任全国13个省市经济顾问
	15家企业经济顾问
	7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2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导之一
	1993年在经济学界第一个提出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彻底分开的治理金融秩序建议。
	主要研究领域
	自1979年开始研究经济学, 先后着重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 企业财产制度问题,非国有企业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企业制度、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问题等。
	著作与论述
	著作丰厚,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市场经济研究》等著作15本, 在国内外经济管理类刊物发表论文三百余篇。近期主要著作包括:
	1. 《企业制度安排》(200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2. 《企业战略选择》(200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3. 《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2002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4. 《企业前沿问题》(2001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5. 《市场经济前沿问题》(2001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6. 《如何启动中国经济》(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
	7. 《中国企业的二次创业》(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
	8. 《中国经济的盛世忠言》(1999年)广东经济出版社
	主要学术观点
	魏杰主张微观放开,注重产权制度建立,宏观调控走向科学化。强调市场制度及财产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适当缩小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诚如其名,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全新的、现代的。该书凝结着魏杰教授20年来思考企业问题的精华。作者深入研究中国企业,汲取西方有关理论的精华,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为人们揭示了中国法人治理结构、企业产权制度、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问题的更深、更新的最前沿信息。
	该书语言平易,分析透辟,是魏杰教授为 MBA上课时速记公司的当场录记,后经修改而成的。魏杰教授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化为明白晓畅的语言,参照国际大企业发展大势,详尽而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指出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诚如评论所说:“其风格娓娓而谈,平易近人,但又深刻犀利,直指要害。”作为二十年来经济理论界的先锋人物,作为多年以前就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摇旗呐喊的青年学者,作者的见识、学养、胆量,人们是早已熟知的,这一切,都使本书有一种疱丁解牛般的精妙和一种温酒斩华雄般的洒脱。